抖音推出账号健康分打击“恶意营销号”:频繁搬运抄袭、批量发布同质化内容等
IT之家 4 月 28 日消息,抖音今日发布新版《“恶意营销号”治理规范》。
新版《“恶意营销号”治理规范》明确,账号不得通过“频繁发布抄袭搬运内容”“工业化生产和批量发布同质化内容”等方式骗取流量后不当获利,平台也将通过“内容处置”“账号处置”“法律追责”三个层面系统对其进行处置。
IT之家从《“恶意营销号”治理规范》获悉,平台将推出账号“健康分”评估机制,通过健康分值衡量账号内容的健康情况,并根据分值对违规账号采取阶梯管理措施。账号健康分具体管理规则如下:
1、“账号健康分”是根据投稿内容的违规及处罚情况、账号历史行为,综合计算得出的内容健康水平动态变化的评分,初始值 100 分。
2、健康分扣分方式:
3、健康分加分方式:
账号内容和创作经营持续向好,一定周期内无违规。
账号参与平台设置的学习考试免于扣分或加分。
处罚申诉通过,解除处罚并回分。
4、健康分的分值区间及各区间的限制措施:
5、健康分的查询、申诉和试运行:

抖音称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、积极、多元、友善的平台,帮助用户记录和分享美好生活。但少数账号尤其是“恶意营销号”,试图通过低质、工业化内容创作和黑灰产团伙行为等在平台恶意博取流量,并以流量变现为唯一目的、将内容视为获取流量工具。
这类账号不以真诚分享和内容创作为目标,为快速博取流量,滋生了虚假不实、不当蹭热、违规引流营销甚至黑产诈骗、违法犯罪等各类问题,危害网民合法权益,破坏行业发展,扰乱社会秩序,影响恶劣。
此前,针对“恶意营销号”,抖音进行了持续处置并揭露了其“工业化生产和批量发布内容”的具体环节与整体链条。

平台进一步发现,“恶意营销号”大多具有以下十类特征行径,并以此侵犯创作者和用户权益,破坏平台生态。
1、频繁发布抄袭搬运内容
2、工业化生产和批量发布同质化内容
3、开设矩阵账号违规获利
4、引流“收徒”兜售虚假“运营技巧”
“如何‘蹭热点’‘上热门’”“如何掌握低成本流量密码快速起号”“如何打造悲惨人设”“如何虚构苦情戏”“如何卖惨营销”—— 有“恶意营销号”通过批量炮制并传授虚假不实、甚至违法违规的“运营秘籍”“涨粉技巧”等所谓“教材”或“课程”,诱导用户采用搬运抄袭、重复发布、自我包装作秀等违规手段来收割流量,用户如轻信此类“教程”,为其付费,将会上当受骗、蒙受经济损失。
也有“营销号”通过内容、评论、账号昵称等发布“收徒”“招人”等信息引流,以吸引更多创作者参与批量工业化制作低质量内容,破坏平台内容生态。
5、黑灰产团伙违法犯罪
6、非法买卖账号
7、诱骗强迫互动不当获利
有“恶意营销号”通过发布含伪造故事、虚假福利承诺、误导性话术或诅咒胁迫信息的内容,如“互关养号”“点赞领红包”“转发保平安”等,或在内容中伪造点赞、关注等提示框,用户不慎点击就会触发互动行为,以此欺骗、诱导甚至强迫用户对账号及内容进行关注、点赞、收藏和分享,随后以此骗取流量,不当获利。
还有的“营销号”刻意在视频标题、配文中故意关联低俗、“软色情”字眼或话题,在视频内容中突出呈现低俗声音、暴露着装、诱惑动作等,刻意制造性暗示、性挑逗氛围诱导用户低俗互动。
8、违法违规导流实施诈骗
9、不当蹭热博取关注
10、虚假人设不当获利
为博取流量,一些“恶意营销号”不惜虚构伪造各类人设,包括利用人工智能(AI)工具或其他方法,工业化炮制所谓“大师”“专家”“教师”“医师”“军人”等权威身份或职业,编造“社会名流”“成功人士”等虚假人设和情节,虚夸“爽剧”经历,收割流量牟取利益。
也有“恶意营销号”打造悲惨人设,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,利用公众善意卖惨营销虚构“苦情”戏;或打着“助农”“扶贫”名义,编造悲情剧本引流敛财。
还有“恶意营销号”利用“情感交流”“国学文化”“中医养生”“快速致富”作为噱头,通过发布不实信息、营造行业恐慌、虚假测评等方式骗取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信任后,违规涨粉并售卖相关商品与服务,危害社会。
来源:IT之家